
雲南,已經身處高原之境,然而在那座山上的第三天,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做「一天四季」——清晨如春,空氣清新、鳥鳴如歌;中午驟熱,彷彿貼近太陽,萬物燠動;傍晚轉涼,秋意沁入骨髓;入夜之後,氣溫驟降至零度以下,連呼吸都帶著霜氣。
第三晚,嚮導為我們生起一堆篝火,準備了幾隻真正的放山雞——個頭不大,僅比鴿子略大些,卻格外結實緊實,肉質彈韌。炭火映照著每個人臉上紅紅的光,茶煙裊裊,火星跳動。就在這樣的夜晚,我們聊起了——他是怎麼發現這片野生古樹茶林的?
被遺忘的寶藏:沒人要的「黑茶葉」
嚮導一邊轉動烤雞,一邊說著二十多年前的往事。 「那時候,大家只買台地茶,葉色漂亮、產量穩定,看起來乾淨統一才是王道。古樹茶?賣相不好,誰要?」 某天,他在一個鄉集市上,注意到一位茶農挑著一簍奇怪的茶。那簍子裡的茶——有黑的、有綠的、有白的,完全沒有分級、沒有分類。嚮導覺得奇怪:「什麼茶會長這樣?」 經過詢問才知道,那些黑黑的茶葉,其實是從山裡採來的野生古樹茶。但因為賣相不佳,茶農怕茶商嫌棄,便把所有的茶混在一起,低價出售——一公斤不到8塊人民幣。一泡驚艷:清柔滑順甜,遠離十萬八千里
嚮導挑出那一撮黑葉試泡,香氣如山林初霧,茶湯入口清柔滑順,回甘綿長,與印象中的台地茶大相逕庭。 「這是寶啊!」他當場回頭找茶農,「把黑的全給我。」 茶農瞄了他一眼,立刻說:「那一公斤要12塊錢了。」 「怎麼馬上漲價?」 「因為你要,所以漲價。」 這理由讓人哭笑不得。但嚮導心想:這茶值這個價,甚至遠遠超過。🗺️ 尋茶地圖:從一句話找到一座山
他問茶農:「這茶是哪座山頭的?」 茶農想了想,模糊指了個方向:「就在那區一帶,偏僻得很,沒什麼人去。」 回去後,那幾斤茶變成嚮導的珍藏。每次泡來喝,都有種喝進山靈、吞下一口雲霧的感動。他一直記掛著那座山,卻苦無線索。 直到某天,在一次茶會中,他偶遇一位在地老朋友,便順口問起當年的那個區域。對方眼睛一亮,說道: 「我有個親戚,就住在那裡啊!」 就這樣,命運接起了一條線——那片被遺忘的野生茶林,又一次在人間現身。真正的野生古樹茶,從來不是主動出場的角色
它不是在大拍賣會上閃閃發光的主角,也不是打著網紅包裝的爆品。真正的野生古樹茶,是在霧氣、偶遇、與真心中被發現的。 它的價值,不來自數字,而來自故事; 它的香氣,不靠調香,而來自自然。 而每一次喝下這樣一杯茶,你喝的不是葉,是山;不是水,是緣。歡迎進入我的 – THINK KOMBUCHA LINE@
歡迎進入我的 – 鼎源會館 LINE@
#鼎源會館 #野生古樹茶故事 #古樹茶怎麼發現的 #放山雞與雲南茶山 #茶農與茶商趣事 #雲南古樹茶來源 #台地茶與古樹茶差異 #野生普洱茶起源 #古樹茶交易故事 #雲南尋茶之旅 #雲南原始森林茶葉 


